《学习的目的与基本方法》——艾思奇
什么是学习
我们讲这个问题,必须按照马列主义的,也就是唯物论的原则来讲。学习,就是要使我们的主观思想,努力去和客观的事实结合起来;简而言之,就是要是思想与事实的发展一致。
马列主义思想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我想工商界的朋友对此点也有认识的。科学思想就是与事实发展一致的思想,有了这样的思想,就能够用它来正确指导我们的行动,使我们不致在事实发展的前面碰钉子。譬如一位工程师计划盖房,首先就必须使他的计划与物质条件相合,他决不能希望把楼房盖在沙滩上,如果他这样想,又这样去做,就一定要失败,因为他的思想与物质的事实规律是相矛盾的。如果有这样的工程师,那他只是一个唯心论者,而不是真正懂科学的人。马列主义就是要让人在各种问题上做好工程师,使其思想与事实发展条件不冲突,而这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目的。
人类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马列主义指示我们去研究这些规律,就使我们有能力指导革命走向胜利。马列主义在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上建立了科学理论,这一点资产阶级的大学教授是不了解的,他们认为社会没有规律,所以不能有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有一定规律,正如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就能成为一个水的一分子一样有其必然性,并且这种必然规律是可以掌握的。封建主义社会发展的结果一定要为资本主义所代替,资本主义一定要为将来的共产主义世界所代替,这是必然的规律,任何人不能违反它,任何飞机、大炮、英雄、伟人以至原子弹都不能使它动摇的。人的努力只能使这种规律的发展快一些或者慢一些而已。如果有人想根本违反这发展和阻碍这发展,那么结果只有碰钉子而已。
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毛主席早已明确了的,尽管蒋介石反动,尽管美帝拿金钱、大炮、飞机来帮他,尽管人民军队缺乏这些武器——抗战时期人民解放军基本上只有小米加步枪,而只有小米加步枪的人民却终于得到胜利了。是否小米、步枪本身能以战胜飞机大炮吗?当然不是。主要原因是我们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向前进的,而敌人则违反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纵使有钱,有多的武器也毫无用处,结果也得失败。
我们所以需要学习,就是因为我们的主观思想,与客观事实常不一致,而我们必须努力使之一致。因为思想常会凝固,事实则不断地向前变化,有时思想与事实一致了;但当事实一发展向前,而思想停滞住,就不一致了。这里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常常依自己的社会地位,依眼前的利益,来考虑问题。只就眼前利益去考虑问题的人,思想就很容易停滞,就不可能跟上事实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学习。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社会一前进,他就要落伍了。
有许多人以前是进步的,是革命的,到后来落伍了,甚至于反动了,原因之一就是他不学习。辛亥时代的国民党人,那时是革命的进步的,而现在大多都落后了,甚至于变成了反动派。就因为他坚持了他那个时代的他的地位和利益。社会发展前进了,他就不能不落后,坚持落后,就要反对进步,这就变为反动。
孙中山先生是知道学习的重要的。他的“知难行易”的学说中,“知难”二字是与唯物论的精神有些相合之点的。承认了“知难”自然也就知道要努力于学习。辛亥革命未搞好,他就学习,学来学去学到了以俄为师,定下了联俄联共的工农政策,使当时中国革命向前推进了一步。
学习有两种,一种是正确的,一种是不正确的。后者是属于教条主义的,有些大学校,让学生死板板地读大堆书本,弄成书呆子一样。他们认为书读得多,满腹满脑的装满了文字,就是学习,也不管是正确或是错误,只要能够把三教九流奇奇怪怪的东西装满了脑袋就以为光荣了。正确的学习决不容许这样盲目的读书本,主要的是学习那些能帮我们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书。首先,我们要这本书对我们的此种要求有用无用,有就读;没有就丢开。
反动派统治下的旧的大学,像一个菜馆摆着一些菜单,学生进去,就要点上几样,装满,吃饱,就完。不管与实现社会的需要符合不符合。本来旧的社会从来一贯就是用的一种愚民政策,封建时代是五经四书,民国以来是洋八股,所以大学生出了学校,走入社会仍是什么也不懂,甚至连人情世故都不懂,白花了许多时间,白吃了几年饭,临到做事还是要从头来学。
旧社会的愚民政策,往往造成了一般人对于学习的错误观念,那就是不管读什么,只要读得多,以为就很好。我们就不是这样,我们的读书——学习——乃是要使人得到活的知识,使人了解社会,了解世界,了解革命,而且是要有两方面的,一方面要了解现在;一方面要了解将来。
有许多人虽然没有书呆子的缺点,但他不懂照顾两方面,也不好,例如,只管现在,不顾将来的社会是怎样,以及我应当如何跟着将来的社会发展方向去走,不考虑这些是不行的。譬如开工厂作生意,如果只顾赚钱,不管将来如何准备走进社会主义,那就不好,就迟早要落后,因此这就需要学习。
为什么学习
我们把什么是学习弄清了,这为什么学习也就容易懂得了。学习是为了使大家都要跟上时代,不论工人阶级、农民姐姐、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总是要紧跟着时代前进,不要成为落伍者。思想行动不跟着时代前进,想要做成功一些事业是不可能的。因为前面讲过: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一定的,俗语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话并不完全对,因为天字太神秘,实际上决定人事的昌盛或没落的并不是什么“天”,或什么神秘的力量,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的行动必须顺着这种规律,而不要逆着它。
楚霸王与汉高祖打仗,打败了,自己弄不清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行动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规律。一个两个劳动群众的行动自然作用很小,加入几千几万群众活动起来,军队纪律不好,所以老百姓农民,就都不拥护他,打仗打不了五年,到头是失败了。刘邦比他高明一些,他最后当然仍是做了皇帝,压迫人民,但最初的作法比项羽强得多了。他的军队纪律比较好些,打到咸阳,就约法三章,政简刑轻,争取了一些人民的同情,所以打了五年仗,结果他胜利了。
项羽是贵族出生,不了解老百姓的力量,刘邦出生是“布衣”,他懂得写农民的作用,多多少少顺着群众的活动办事,如果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话也有道理的话,那就是要把“天”改作“社会发展规律”;改作“劳动群众的活动的需要”,共产党很重视这一点,所以辨起事来,总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有事就和群众去商量,发动群众大家来干,所以就一定胜利。
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毛主席指出得很清楚,就是要打倒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经过新民主主义,以达到社会主义。这个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定的,不变的,是广大人民需要的,也就是不能动摇的,任何武器,就是原子弹也不能动摇它。斯大林曾经说过,原子弹是只能吓着那神经衰弱的人,神经健全的人是不怕它的,谁是神经健全的人呢?就是那学习过马列思想,懂得社会发展规律的人。因为这历史的规律是如此有力量,使我们可以称它做“铁的规律”,我们只有学习马列主义,了解这铁的规律,跟着这规律的道路走,才会有前途。
在新民主主义的政府领导之下,所有的人民都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要使大家都看清出历史发展的道路,也就是一个不愿落后的人所应走的道路,使各阶级的人民都改变自己的思想,以便一致的共同努力走向社会主义。在旧民主主义之下,是不会有任何人来领导人民的学习,尤其从事工商业的人,变为盘大的垄断资本,变为帝国主义,其结果是引起广大人民的季度穷困,引起空前惨烈的帝国主义战争,最后引起工人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流血革命。这是旧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旧民主主义社会里,统治阶级是反动的资产阶级,他们要保持统治地位,就不愿意人民看见将来和社会的发展前途,因此不但不来领导人民学习马列主义,而要反对马列主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就不然,它要用马列主义来教育一切人民,包括民族工商业家在内,以便大家都能够看清将来,使大家不要法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而要积极准备实现这个前途。以便在将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能避免太严重的抵抗,避免流血的痛苦。
毛主席在为人民民主专政里说:“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反动派的影响(这个影响,现在还是很大的,并将在长时期内存在着,不能很开消灭),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引的错误的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所以学习的目的是要使人民脱离旧社会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以便迎接新社会的实现。毛主席在这文章里还具体地指出如何对各个阶级进行教育和改造:“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弄名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而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又说:“……剩下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在现阶段就可以向他们中的许多人们进行适当的适当的教育工作,等到将来实行社会主义即实行私人企业国有化的时候。在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改造的工作。……”总之是各阶级都要在新民主主义政府之下受教育,受改造,进行学习。
工人们要学习看清长远的利益,以便担负起领导阶级的责任,农人要学习逐步地变成集体的生产者,资产阶级要学习不作那有害于国计民生的事业。旧时代资产阶级的发展是盲目的,无政府的,现在则要加以一定限制,这限制就是要改造的一方面。把过去妨害国计民生的改造成为有利于国计民生的。
如果经过一番很好的学习,大家认清楚了社会将来的前途,就可以自觉地准备走进社会主义时代,使这一条道路上的进行比较顺利,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使各阶级人民的团结更加强起来,共同努力建设新民主主义,并准备尽可能顺利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如何学习
现在要说到学习的内容,步骤与方法了。
关于内容一定要按学习的目的来规定,这里有一个一般的原则,就是要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要使思想与事实发展一致;要认清社会的现在和将来;了解现在,准备将来,这是任何阶级都应该如此的。
我们应该学习些什么呢?第一要学习的社会发展的理论,第二要学习历史,第三要学习革命的政策,第四要学习业务。这应该是学习计划的一个大纲,按照这个大纲来做适当的布置,如阅读、演讲、组织讨论等等。我以为理论方面首先应该读斯大林的《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简史》。然后就要学习历史。我以为首先要学习近代中国历史,范文澜同志著的从鸦片战争写起的中国近代史是很好的材料。其次是要学些外国的,如《联共(布)党史》。这样中外对照着学习,对历史了解的会更深刻。
至于政策的学习,总的方面,当然要以:《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文化发育政策等等来配合着学习。
至于业务方面的学习,就要注意不仅仅学习一些解决今天的问题的技术,而且要学习掌握适合更高的社会发展阶段所需要的技术,因此我认为工商业界的人在今天特别应该重视学习苏联的技术经验。今天我们工商业的发展,必须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在不破坏劳动人民生活的条件之下,来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商业,这是我们对资本主义的政策的原则。
按照这原则,我们在今天也必须制造一套与旧的资本主义时代不同的技术,这也是在我们学习技术的目标之下,因此,我们的技术,就不可以和政治脱离,而必须服从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有些抱着所谓技术观点的人,只以为只要懂得自己的一套技术就够了,政治是无关紧要的。这种想法,完全错误;这个错误,只要一碰到实际问题,就会表现出来。实际上以为技术可以脱离政治的人,他自己并不一定真正脱离政治影响,特别是无形中会受到旧社会坏政治的影响。由于我们旧中国是半殖民地,我们的工商业是依赖帝国主义的,因此工商业的许多技术,也常常是引导我们去依赖帝国主义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就是无形受到政治支配的。把依赖帝国主义的技术改为独立自主的技术,这是有许多困难要克服的。在这一个问题上,我们仍要推荐学习苏联,因为苏联就是曾经从很多困难中发展起来的。在这一方面,如果我们好好学习《联共(布)党史》,是从中可以找出许多有益的材料和经验来的。
现在谈到学习的步骤,步骤是根据内容来的,然而并非机械地先学唯物论、再学历史、政策、业务,应适当地配合一下,总是以先学习一些理论为是,至于业务、政策,原是日日接触时时可学的,并非一定要等学完历史再学习业务。
先学习理论、历史,将历史观——也就是人生观弄清楚,然后再学习政策业务,就比较清楚容易了。不然,如果人生观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的想法,这样要学习业务政策,也是学不进去的。
第三是学习方法,方法与内容、目的,是分不开的,我们学习,就是要认清现在,又准备将来;把我们旧的坏的变为好的新的,把不与事实发展相结合的思想,变为与事实发展相一致的思想;把唯心的变为唯物的思想。这就包括着学习的方法的原则。
我们都曾经在反动派统治的旧社会生活过来,旧社会的反动思想和坏思想免不了在我们中要起作用。譬如我们来到北京,开会演讲的时候,常常就要遇到有人提出小条子,问:苏联为何占据旅大?苏联作了某些不好的事等等,这些条子表示着一种反苏的思想,这种思想明明是不好的。按照事情本质来说,反苏思想就是反动思想。因为世界上最仇恨苏联和天天想破坏苏联,就是帝国主义者和各国的反动派,有了反苏联思想的人,自己即使不是反动派,也可以说思想上受了反动派的影响。所以在学习时,我们如果是认真要好的,就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脑子里有某些反动思想影响或落后思想的存在。承认这一点,是唯物论的作风,是学习的第一步。我们共产党内部也常常要每一个人经常注意检讨自己脑中有没有坏思想的残余。共产党人决不说自己的思想毫无缺点了,如果有人这样说,那是免不了要受批评的。自满的人都是糊涂人,自满就是落后的表现。因为他自己背上的包袱已经很大,就不肯向前走了。在共产党队伍里面,在马列主义的队伍里面,是要坚决反对自满的。
大家来组织学习,我就把大家当作自己人一样,不说客气话:每个人都一定有某些落后的、反动的思想,一定有,问题只是程度不同,不一定人人一样,但多少总会沾有一点,例如,囤积投机,逢迎拉拢,这种思想在从事工商业者能说完全没有吗?像燑老虎的行为,虽然他本身不是大官僚资本,与蒋介石无关,但是,这种囤积投机的行为实质上就是反动行为。其性质、作用、与影响,和官僚资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思想应该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而不是属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封建主义性质的。但是在实际上,很多人的思想还受着旧社会落后阶级以至于反动阶级的影响。这就是说,我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虽然已经把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基本上推翻了,但是在思想上,还没有从这些压迫中解放出来。我们来学习,就是要将自己从旧中国的思想压迫下解放出来,使自己在思想上也能够成为新中国的主人,学习就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斗争,老老实实地承认了此点,方法就容易确定了。我们的学习方法,基本上不外是一个:即思想上求解放的方法;即用进步的思想反对落后的、坏的、反动的思想的方法。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上面也曾指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人民应当经过教育、改造、从反动派的影响下解放出来。
学习就是一个斗争,学习不是一件风平浪静的事,虽然不是拿枪杆,流血,坐牢,但他是一个新旧思想的斗争过程。
至于要实现这样的学习方法,一般地来说,首先要应用一下比较的方法。就是把我们新学到的东西,和我们思想中原来有的比较一下,比较两者有什么不同,把新旧思想的界限划分清楚,然后就采用批评的方法,这就是说,用自己所学到的新思想,来批评旧思想。或者是开讨论会,让大家来互相批评,或者是自己对自己进行批评。这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思想斗争的武器,也是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一定是教条主义的学习,就不是马列主义的学习,就不可能正真克服旧思想,建立新思想,就不可能有思想的进步。马列主义的哲学中,一定有明确尖锐的批评与争辩,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是风平浪静,那一定不会有好的成绩的。